1.熒光增白劑 白色物品,一般微吸收可見光中短波一側的藍光,使其微帶黃色,影響其白度。白色塑料亦是,為此需加入熒光增白劑。
熒光增白劑又叫增白劑或熒光劑。為一類能吸收波長為300~400納米的紫外線,并將吸收能量轉(zhuǎn)換而輻射出400~500納米的紫光或藍色熒光的有機化合物。它可彌補制品所吸收的藍光,造成白色制品全反射而達均一的效果,既提高白度,又不降低亮度。在普通顏料中加少許,可增加色彩的鮮明。
目前熒光增白劑的商品有幾十種牌號,但具體的化學組成很多廠家都未披露。計有:熒光增白劑OB、熒光增白劑KSN,熒光增白劑OB-1、熒光增白劑KCB、熒光增白劑FP-127等。
2.珠光劑 當均勻分布于塑料中后,能在一定角度上強烈反射光線,產(chǎn)生象珍珠一樣的晶熒閃光的物質(zhì),稱珠光劑。珠光劑可用于制造珠光鈕扣.人造珍珠等具有美麗珠光的塑料制品。
珠光劑分為天然珠光劑和合成珠光劑兩類。前者是由帶魚等的魚鱗制得,一般配制成含魚鱗35%左右的漿狀物使用.后者有堿式碳酸鋁、酸性砷酸鋁、酰氯化鉍三種。珠光劑的耐熱性隨種類不同而異,一般為220~250℃。珠光劑在塑料中的用途見表8-2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