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塑制品的成型周期,即是完成一次注塑機件生產(chǎn)所需要各動作程序員的時間總和。成型周期中的各程序動作時間包括注射時間、熔料進(jìn)入模腔后的冷卻時間和其他輔助時間。注塑時間中包括注射充模時間和保壓時間。輔助時間中包括開模時間、閉模時間、涂脫模時間和安置嵌件時間等。
注塑制品成型周期的長短對生產(chǎn)率和設(shè)備利用率有直接影響。所以,對成型周期中各動作程序時間的選擇,在保證注塑制品質(zhì)量的條件下,應(yīng)該是越短越好。
1.注塑時間
注塑時間包括注射熔料充模時間和保壓時間。注射充模時間,是指螺桿快速前移,推動塑化好的熔料進(jìn)入模具,充滿型腔所用時間,一般為3~5s。熔體粘度高、冷卻速率快的制品,應(yīng)采用快速注射,以減少熔料充模時間。
保壓時間是指螺桿前移注射后的停留時間,即溶料進(jìn)入模腔 的冷卻和被注射壓力充實時間。這段時間在全部注射時間中所占比例較大,一般約20~120s。制件形狀簡單、外形尺寸小,則保壓時間短;大型制件、壁厚尺寸較大時,保壓時間長。
2.冷卻時間
冷卻時間是指熔料充模后,制品的降溫冷卻固化時間。冷卻時間的長短選擇與制品厚度、原料的性能 和模具溫度有關(guān)。一般以制品脫模時不引起變形為準(zhǔn),時間越短越好。制品的冷卻時間,一般在30~120s范圍內(nèi)。